茶诗欣赏
  发表日期:2014/4/28 浏览次数:856次   

现代茶诗

 

1、饮茶粤海未能忘

毛泽东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向渝州叶正黄。

二十一年归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2、泳茶诗<二首>

朱德

(一)品庐山云茶(五绝)

庐山去雾茶,味浓性泼辣,

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二)看西湖茶区

狮峰龙井产名茶,生产小队一百家,

开辟斜坡四百亩,年年收入有增加。

 

3.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华,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称延安景物华。

 

4.和柳亚子先生

林伯渠

骇浪惊涛四海哗,新时世界叹花花。

百年岁月流如矢,几度兴亡话与茶。

士到危时方见义,国无净土忘为家。

岿然南社风流在,珍重文章报国华。

 

5.访梅家坞

陈毅

会谈及公社,相约访梅家。

青山四面合,绿树几坡斜。

溪水鸣琴瑟,人民乐岁华。

嘉宾咸喜悦,细看摘新茶。

 

6.初饮高桥银峰(七律)

郭沫若

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

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

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豆丁眼不花。

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磋。

 

7.茶诗入禅(二首)

赵朴初

(一)吃茶(五绝)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说明:诗中,赵朴初化用唐代诗人卢仝的“七碗茶”诗意,引用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吃茶去”的禅林法语自然贴切、生动明了,既是诗人领略茶叶的写照,又是体现茶禅一味,茶禅相通的佳作。

(二)中国——茶的故乡

东赢玉露甘清香,椤伽紫茸南方良。

茶经昔读今茶史,欲唤无涯让故乡。

说明:赵朴初在诗后加注:“日本宁治产玉露茶甚佳,斯里兰卡(古称椤伽)产红茶有名于世。”这首诗从赞颂日本名茶宇制玉露茶,斯里兰卡(椤伽)紫茸茶入手,占出了中国茶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欲唤天涯认故乡”。

 

8.诗赞“屯绿”、“祁红”

老舍

春风春日采新茶,生产徽州天下夸。

屯绿祁红好姊妹,淡妆浓抹总无暇。

 

9.品茶句

鲁迅

色清而味甘,

微香而小苦。

 

10.颂茶圣陆羽(一首)

陈彬藩

茶经传三卷,宏论著千秋。

清芬播环宇,江河万古流。

《纪念陆羽诞辰1260周年》

 

11.品饮香茶

庄晚芳

八六老翁无所求,茶禅一味寻仙游。

人生道上难言尽,品饮香茗可息愁。

 

12.品茶诗会(二首)

庄晚芳

(一)

遥望双峰耸入云,茶蓬翠绕众山青。

人间珍品香留世,长念爱民总理情。

(二)

茶家诗会品佳茗,物质精神永结盟。

不认当年龙井意,今知“四绝”中华荣。

注:龙井茶具有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

 

13.咏茶诗(二首)

 

(一)

庄晚芳

品茗文化古今称,西子茶家喜结盟。

堪赞诗痕添史迹,佛心禅味众心灵。

枣《茶影诗痕》赞

(二)

邀来小住茶山庄,倍感友情送净凉。

翠竹园林景色美,黄芽再品更甘香。

枣《茶人山庄小憩》

 

14.祝贺玉杰同志《另茶文化今年内古大观》出版

赋诗

庄晚芳

廉俭清淳国饮风,美真康乐韵无穷。

和融今古茶道致,敬惠人间甘露情。

 

15.为祝贺玉杰先生《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出版

(1995年秋于合肥)

题词

陈椽

中华茶龄五千春,大观博采融古今,

神州文坛添雅卷,茗典清新献国人。

 

16.为玉杰先生《中国茶文化今年古大观》首发志庆

题联

王泽农

看上下技艺纵横,茗技广集人类才智,

天时地利钟灵毓秀,观古今文化经纬。

茶文罗织圣贤精髓,诗词美道德文章。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64-3303898 联系地址:六安市齐云西路737号红石村六安瓜片(裕安区政府北门旁)
皖ICP备11015413号-2 制作维护:金蜘蛛网络皖公网安备34150202000260号